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监管动态
定期发布红黑榜 推进企业食堂“创星”
发布人:cy001发布时间:2019-11-28 08:54:32

让长安百姓吃得更安心

  上方科创园的“五星级”企业食堂。

定期发布红黑榜 推进企业食堂“创星”

让长安百姓吃得更安心

  ■记者 林佳冰  通讯员 郎叶萍

  “等我看看美食红黑榜,我们再定外卖叫哪一家!”昨日中午,在长安镇区经营一家服装店的王女士点开“长安食安”微信服务号,查看红黑榜,“叫外卖看不见商家后厨,这个公众号看得很清楚,上红榜我们放心,列在黑榜再好吃也不叫了。”

  11月初,“长安食安”微信服务号正式上线,定期展示镇(区)小餐饮红黑榜,同时还开通投诉举报、商户查找、办事指南、数据查询等小功能,成为长安人食品安全随身宝典。

  民以食为天,要让人民吃得放心。这段时间,长安食安工作更上一层楼,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系统总控平台上线,食品从业人员每天上岗前智能化晨检步上正轨,第三方服务介入让各类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啊

  电子屏实时滚动红黑榜

  第三方检查小餐饮单位。

  食堂员工进行晨检。

搭建食品安全监管云平台 实时监管餐饮商户

  “手机上能查,门口有电子屏,对咱们老百姓来说,是件大好事。”11月25日下午,长安镇人大组织市、镇级人大代表督查食品安全保障项目,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长安分局“指挥室”内,人大代表祝晨梦看着上线运作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系统总控平台,不住点赞。

  在今年初召开的镇(区)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食品安全保障项目入选2019年度政府民生实事工程。引入“互联网+”,搭建食品安全监管云平台,打造更加安全的“食”环境。

  据了解,该平台在市级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增加了管理项目,丰富了管理内容,提升了管理效率。“录入平台的小餐饮商户有1975家,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在线查看商家信息、实时的巡检信息。”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与32台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相关联,执法人员和第三方评估督导机构工作人员在巡检过程实时录入食品经营户的相关数据,包括经营地址、经营范围、许可证号等信息,录入信息及时回传,实现移动终端和“指挥室”实时互动。

  不仅如此,该平台还打通宣传渠道,定期发布小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红黑榜,同步在“长安食安”微信服务号、餐饮密集区域予以公示,群众也可以通过微信举报投诉食品安全问题,查看各类餐饮店食品安全情况。

  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长安分局门口,一块电子屏实时播放镇(区)小餐饮红黑榜,吸引居民驻足。“红黑榜公示,不仅为消费者选择餐饮店提供参考,也对黑榜商家形成舆论压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长安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红黑榜公示后,黑榜商家的整改速度更加快速,不少商家还主动联系执法人员希望再次检查。

实现食品安全第三方服务管理 用专业提升品质

  食品安全监管云平台的顺利运行,与第三方专业服务分不开。据悉,食品安全保障项目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视频安全单位人员信息采集和风险评估,按照“电子设备晨检-后台数据比对-实时监控管理-针对性协查执法”的工作流程,提高管理对象食品操作人员的晨检率、持证上岗率和执法准确率,最终实现食品安全单位人员信息化、规范化、痕迹化管理,提高镇(区)食品安全工作水平。

  记者了解到,将长安镇镇区划分为四个片区,将高新区商贸区域为重点区块,包括奥特莱斯商业中心,特别针对农贸市场、学校等小餐饮密集区域,加强巡察监督和管理。目前,景华路、人民路、开元路、长安路、长河路小餐饮店已实现第三方监管全覆盖。

  相关负责人表示,第三方管理团队人数共30人,主要对百姓关心的小餐饮店证照、健康证、食材、后厨、消毒灯问题开展专业检查指导,动态采集各类餐饮单位证照、从业人员信息等基础数据,实时上传到食品安全监管云平台。

  今年以来,第三方评估督导共3251次家次,并逐一要求整改,及时反馈整理结果。通过管理,镇(区)小餐饮店食品安全意识明显提高,合格率明显提升。同时,为打造更专业化监管队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长安分局先后3次组织业务培训,切实提升第三方管理人员素质能力。以2019年9月和10月为例,证照合格率从72.5%上升至83.6%,各类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启动单位食堂品质提升 为员工幸福“上星”

  “这个企业食堂太棒了!在这里工作要‘幸福肥’的。”当天,人大代表还来到了位于兴城村的上方科创园,共有入驻企业15家,特意打造了一个“五星级”食堂,供园内企业员工就餐。

  该食堂于今年9月正式启用,共有两层,一楼分为烹饪区和包厢就餐区,二楼为大堂区域,可容纳1000人同时就餐。食堂外还设计了一个吧台,可供企业员工休息娱乐。

  根据全市企业食堂服务质量标准化规范提升三年(2019——2021)行动计划要求,镇(区)以实事工程为推手,全面启动企事业单位食堂规范化提升,制定《长安镇(高新区)企事业单位食堂服务质量标准化规范提升三年工作计划实施方案》,率先出台《长安镇(高新区)星级食堂创建奖励办法》。

  与此同时,多次组织企业食堂规范提升工作动员会和现场推进会。对有提升需要的企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长安分局会同第三方及时上门进行现场指导。“通过宣传发动,今年的新办证企业食堂数量为历年来最多,企业也十分踊跃,力争2020年底全面完成市级下达的三年任务指标。”镇(区)相关负责人如是说道。

  “这是晨检仪,每天早上食堂员工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来这里进行自我检查。”上方科创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旦晨检仪显示该食堂员工健康不过关,就会自动“报警”,“只有通过晨检仪的检测,员工才可以上岗工作。”

  安装自动化晨检设备,可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信息化管理。据悉,镇(区)学校等单位已全面安装晨检仪,同时镇(区)要求辖域内50人就餐人数以上企业食堂也要安装。

  下一步,镇(区)食安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长安分局将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管力量,将监管服务延伸至农村集体聚餐,消除监管盲区,进一步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的统一性、规范性和专业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