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要加强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以更加扎实有力措施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工作满意度。食品安全治理任重道远,一直以来,马桥所始终把“四个最严”作为根本遵循,聚焦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严密织牢食品安全网。2019年以来,马桥所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持续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食品领域违法行为,广泛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积极营造食品放心消费氛围,努力提升群众满意度,实现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一、聚焦市场全面排查,紧紧织牢“监管线”。2019年,针对辖区食品经营主体数量、分布特点、风险隐患情况,马桥所主要采取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在检查过程中,马桥所尤其注重对非法添加食品、过期变质食品、校园食品安全等问题的发现、解决,并大力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主要表现为:根据《海宁市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及细则,重点检查农村山寨食品、劣质食品。春节期间,集中力量对辖区内承办年酒、年夜饭、群体性聚餐的餐饮单位开展专项检查,发放食品安全告知书,明确细化经营者主体责任。开学季,提前对辖区内2家小学食堂、4家幼儿园食堂进行地毯式排查,双方通过“餐饮服务单位自查报告申报系统”上报检查情况、自查报告及整改情况,用心守护学生的开学“第一餐”。五一、端午期间,以节日热销的粽子、蛋类等食品为主,开展重点场所全面清查,守护群众舌尖安全。六一儿童节期间,对学校食堂开展“回头看”,确保前期整改长效久治,同时,紧盯学校周边“五毛”、三无、过期、变质等问题食品。中秋节前,以节日热销的月饼、糕点、肉制品、酒水饮料等食品为检查重点,以超市、农贸市场、烘焙店等为重点场所开展专项检查。国庆之际,在人大街道工委领导带队下,以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农贸市场为重点场所开展食品安全执法监督检查。
二、聚焦技术手段支撑,紧紧织牢“抽检”线。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群众“舌尖”安全,马桥所有效运用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手段,每年按照抽检计划,开展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专项抽检。2019年1月,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马桥所会同海宁市食品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开展流通领域食品专项抽检。抽检人员围绕节日食品消费特点,在规模较大的3家超市中抽取了18个批次的食品,涵盖糖果、食用油、肉类制品、调味品、年糕、速冻包子等范围。6月,开展流通领域食品专项抽检行动,牢牢拧紧夏季食品“安全阀”。结合夏季食品安全季节性特点及食品消费热点,抽检人员对2家超市、1家饮用水专营店开展食品抽检,共计抽取了桶装水、速冻点心、糖果、豆干类零食、果干类零食、肉质类零食、食用盐、食用油、挂面等20个批次的食品。7月,对辖区2家农贸市场开展食用农产品专项抽检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菜篮子”安全。此次食用农产品抽检以蔬菜、水果、鱼虾、肉类为重点品种,以农药残留、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剂、重金属等为重点检测项目,共计抽取了25个批次的食用农产品。从抽检结果看,全年食品抽检合格率达98.4%。此外,马桥所坚持检打结合确保监管实效,对1家销售不合格桶装水的单位进行立案查处。同时还定期对食品安全抽检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及时掌握辖区食品安全动态,对抽检不合格经营单位进行跟踪整改,保持高压的监管态势。
三、聚焦事前介入指导,紧紧织牢“核查”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规定,经营主体获取食品经营许可证必须满足相应的硬件设施、布局流程、环境卫生等条件要求。开展现场核查既是食品经营许可前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事中与事后监管工作平稳过渡的保障关。为尽可能使经营者在功能布局、操作流程设置等方面按许可审查要求执行,避免因规划缺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马桥所将监管与服务相结合,提前介入监管,积极深入现场,为经营者提供“面对面”指导、“点对点”服务。在现场核查中,执法人员结合经营场所建筑结构实际情况,对照《食品经营许可现场核查表》查找缺陷项、隐患项,“对症下药”给出个性化整改意见,最快速度让经营者达到获证标准,大大缩短经营者取证时间,有力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截至10月底,在开展现场核查指导后,今年共新发食品许可经营证81张,其中新办餐饮服务单位有39家,新办食品销售单位有32家,新办单位食堂有10家。共新发食品生产经营登记证64张,其中新办小餐饮单位有24家,新办小食杂店有37家,新办单位食堂3家。另新发食品摊贩登记卡9张。
四、聚焦违法领域打击,紧紧织牢“执法”线。食品安全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衡量国家人民幸福感的重要方面。其监管工作须臾不可放松,其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只有深化食品安全治理整顿,严厉打击和惩处违法行为,才能切实提高食品安全水平,让人民群众更加放心消费。一直以来,马桥所始终秉持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利剑高悬、发现即查、露头即打、依法严惩”的严厉打击态势,深入推进食品安全行政执法工作,不断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震慑力度。在执法过程中,马桥所执法人员坚持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落实到每一项执法行动和每一个执法环节,坚持过罚相当原则,准确把握适用裁量标准。以提升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为着力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同时,执法人员还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在办案过程中注重对当事人的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当事人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并积极指导当事人开展后续整改闭环工作,切实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截至10月底,马桥所共查处食品违法案件8件,罚没款75204.5元,没收违法物资5个批次,案件数量同比增长60%,罚没款数同比增长31.5%。违法行为主要涉及餐饮单位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登记证从事餐饮服务、销售超过保质期食品、销售霉变食品等。此外,对13家食品经营单位给予警告,违法行为主要涉及未保持经营场所环境卫生整洁、未定期消毒餐具、未履行进货查验义务等。
五、聚焦宣传培训教育,紧紧织牢“意识”线。如何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率,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才是有力保障。目前,马桥街道各村(社区)、经编园区共有13名食品安全协管员,此支队伍的创建,进一步打通了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最后一公里”,有助于监管部门掌握经营主体信息。每月中下旬,马桥街道食安办通过召开“理论+实践”食品安全工作例会,就日常工作情况进行汇报交流,讲述相关法律法规、日常巡查要点等相关知识。会后,定期带领协管员到餐饮单位、食品流通单位、食品小作坊等经营场所开展现场巡查,巩固深化理论知识。食品经营单位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只有其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得到有效提升,才能从根源上保障食品安全、守住食安底线。2019年6月,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家宴厨师食品安全意识,保障农村集体聚餐安全,马桥所组织辖区农村家宴厨师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与会人数达80余人。2019年9月,为进一步规范餐饮单位经营行为,让消费者吃得更加放心,马桥所组织辖区餐饮单位人员开展2019年度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与会人数达170余人。2019年9月,为进一步提升企业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推进中小食堂规范化及星级食堂创建进程,马桥所组织召开了企业食堂安全管理员培训暨星级食堂创建动员会,与会人数达98人。(马桥所 孙晗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