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农村家宴
嘉兴市农村家宴服务中心建设现状及建议
发布人:cy001发布时间:0000-00-00 00:00:00
2018年第7期
嘉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编 2018年05月08日
嘉兴市农村家宴服务中心建设现状及建议

嘉兴农村家宴市场一向较为繁荣,随着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及农村居民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村家宴的软硬件配置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提升改造农村家宴放心厨房”今年分别被列入浙江省、嘉兴市民生实事项目。目前,我市共有行政村924个(其中经开区无行政村),现已投入使用的农村家宴服务中心218个,正在建设的农村家宴服务中心50个,其中南湖区已建成5个,建设中2个;秀洲区已建成1个,建设中16个;嘉善市已建成37个,建设中10个;平湖市已建成21个,建设中4个;海盐县已建成18个,建设中1个;海宁市已建成70个,建设中3个;桐乡市已建成66个,建设中14个。

一、工作措施

我市农村家宴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工作起步较早,近年来,全市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根据食品安全监管有关要求,严格落实农村家宴申报备案、分类指导、厨师体检培训等,嘉善、海宁先试先行,将农村家宴就餐地点引入固定场所,进行规范化建设,基本形成了农村家宴中心“聚餐申报备案、分级指导、星级厨师评定、引进责任保险、加入智慧监管”的管理模式。

1、财政补助,实行农村家宴服务中心建设政策性扶持措施。嘉善县2014年出台《嘉善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嘉善县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指导管理办法》,将农村家宴服务中心建设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进行考核,并在两个方面给予财政支持:一是对达到A、B、C级创建标准的分别给予8万元、5万元、3万元的补助,对提档升级建设的,按升级差额数进行补助;二是出台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工作考核奖励办法,按每完成一户农村集体聚餐申报备案管理补助50元的标准,对农村家宴服务的指导管理人员实行奖励。海宁市2016年将农村家宴食品安全保障项目作为市政府年度十大民生实事工程。一是出台《农村家宴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财政补助办法》,对标准化达标的家宴服务中心,按农村家宴服务中心厨房整体装修改造工程支出、符合食品安全管理规定的厨房各功能间设施设备购置支出的60%进行补助,最高补助金额为25万;二是出台《农村家宴服务中心明厨亮灶视频系统建设财政补助办法》,明确农村家宴服务中心采用视频系统建设阳光厨房的,由财政对建设支出的60%进行补助;三是由财政配套培训资金,对原健康证即将到期的农村家宴厨师发放免费体检券,实行免费体检;四是政府买单委托第三方培训机构对农村家宴厨师开展培训,考核合格发放农村家宴厨师培训证。秀洲区于今年3月出台《秀洲区村(社区)家宴中心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及《秀洲区村(社区)家宴中心标准化建设财政补助办法》,明确了家宴中心建设工作内容、步骤、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对评定等级达到A、B、C级的,分别给予最高不超过15万元、12万元、8万元财政补助,落实了全区家宴中心标准化建设资金保障。平湖市也将于近期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桐乡市相关扶持政策正在拟定中,南湖区以村、镇自筹资金为主,海盐县全为村自筹资金。

2、标准先行,推行农村家宴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嘉善县2013年起,在全县开展标准化农村家宴服务中心建设,通过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导辖区村(社区)有效利用农村现有的各种场所进行改造,制定A、B、C三个等级建设标准,推动农村家宴进入固定场所举办,鼓励创建星级农村家宴中心。截至2017年底,嘉善县已建成38家农村家宴服务中心,其中星级农村家宴中心12家。海宁市2016年根据《海宁市农村家庭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保障工程建设工作方案》,制定了《农村家宴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推进农村家宴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在农村居民集聚度比较高的村、社区积极推进农村家宴中心按照A、B、C三个等级进行规范化建设。截至2017年底,海宁市已建成标准化农村家宴服务中心70家。

3、抓住关键,强化农村家宴厨师防控食品安全风险的主要作用。海宁市在农村家宴厨师原来只办理健康证明的基础上,对农村家宴厨师队伍进行了统一管理。一是制定了《海宁市农村家宴厨师服务操作规范》地方标准,明确了农村家宴厨师的各项具体要求,将农村家宴厨师服务的流程标准化、规范化。二是鼓励农村家宴厨师与餐饮服务管理公司签订劳务合同,由餐饮服务管理公司统一管理签约厨师并承担相应食品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制订《海宁市农村家宴厨师记分评价办法》,对农村家宴厨师设立红灰黑榜,对农村家宴厨师不规范操作行为进行制约。三是全面落实农村家宴厨师备案登记制度,由镇(街道)食安办建立厨师主体资质准入库,未经备案登记厨师不得进入农村家宴服务中心承办家宴,并鼓励海宁市外农村家宴厨师到服务地镇(街道)备案登记。目前,已累计完成农村家宴厨师主体资质认证1103人次,其中市外农村家宴厨师78人次。

4、社会共治,探索农村家宴服务中心长效管理机制。一是明确主体责任。海宁市出台《海宁市农村家宴服务中心管理办法》,明确村民委员会负有对家宴服务中心的管理主体责任,明确农村家宴服务中心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收费标准。二是推行农村家宴服务中心食品安全责任。嘉善县九个镇(街道)农村家宴服务中心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实现了全覆盖。海宁市在所有镇(街道)实施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明确未经镇(街道)备案登记或被政府列入黑榜的农村家宴厨师承办的农村家宴,不纳入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赔付范围。三是探索智慧管理。嘉善全县农村家宴中心建设“阳光厨房”23家,借助“云视通”、“萤石云”软件,实现对农村家宴的远程实时监控,并结合市场监管平台建设,实行家宴中心食品安全公示。海宁推动阳光厨房视频系统建设和透明厨房建设,统一标准,规范安装,通过网络APP向社会公众开放,让农村家宴厨师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地域发展不平衡。农村家宴服务中心建设与需求有很大的关联性,集聚性高的区域,农村家宴服务中心的需求越迫切。从全市范围来看,农村家宴服务中心建设,嘉善、海宁起步早,措施到位,已走在全市前列。其他县(市、区)因需求、经济效益等原因还停留于农村家宴申报备案、分类指导、厨师体检培训等阶段。

二是创建标准不统一。虽嘉善、海宁分别出台了农村家宴服务中心创建标准,但未在市级层面进行统一,未有效地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开。因此目前统计的已建成农村家宴服务中心数,仅嘉善县和海宁市完全达到农村家宴放心厨房标准,其他县(市、区)建成情况参差不齐。

三是新建农村家宴服务中心用地无法得到保障。新建农村家宴服务中心无法得到土地使用批复或用地难以落实安排。而依托文化礼堂来建设的,由于文化建设没有包括家宴中心功能,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并不顺畅。

三、意见建议

针对以上情况,嘉兴市市场监管局年初已确定将“全市农村家宴服务中心创建标准”作为今年重点工作之一,认真总结嘉善、海宁先行先试工作经验,结合省、市民生工程工作要求,制定嘉兴市农村家宴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建设方案和管理规范,提高农村家宴服务中心举办场所的硬件条件和管理水平。

同时,建议各级政府:一是出台相应政策,明确地方政府为农村家宴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的推进主体,由各地食安办牵头负责农村家宴服务中心建设、管理、考核工作,各级餐饮职能部门负责做好农村家宴服务中心建设技术指导、服务,探索引入第三方开展“家宴厨师”的培训、考核、管理。二是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对新建、改建、扩建达标农村家宴服务中心进行补贴和奖励,从而推动农村家宴服务中心的标准化建设。三是建议农村家宴中心规范化建设纳入村(社区)文明建设体系,推进农村家宴中心规范化建设进程,对需要新建农村家宴服务中心的给予土地优先使用权。四是引导品牌餐饮单位进驻农村家宴服务中心,以提升农村家宴食品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