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农村家宴
沈晓红副市长批示肯定南湖区食品安全工作
发布人:myw发布时间:0000-00-00 00:00:00
沈晓红副市长批示肯定南湖区食品安全工作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01日

5月23日,嘉兴市市政府沈晓红副市长在第133期《政务动态》(专报)《南湖区“三化”打造红船旁的食品安全“新高地”》作出批示:好,请各地借鉴。

近年来,南湖区以创建全市首批食品安全县区为抓手,主动作为、精耕细作、筑牢防线,以“三转化”奋力打造红船旁的食品安全“新高地”。目前,全区食品抽检合格率、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持证率走在全市前列,全省率先构建“食安办+巡查中队”的基层食品安全工作模式,食品安全重大事件保持零记录,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连年稳步上升。

一、化繁为简,集约服务提效能

一是优化流程,助推“最多跑一次”。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合并审查、集约审批、一站办结”的审批模式。自许可改革以来,南湖区共办结食品生产流通领域事项3298件、餐饮服务领域事项3196件、“三小一摊”登记3432件,月均办结量同比增长20%,审批平均少跑3.9个窗口,申报材料平均减少43.3%,行政许可项目平均承诺期限比法定期限提速64%,有效推进审批“提速增效、降本惠民”。

二是便捷自控,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引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自控,方便各环节各规模企业做好自查整改,量化企业自查工作和自查结果,南湖区根据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及要求,以生产、流通及餐饮环节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编写了《南湖区食品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自控手册》、《南湖区食品流通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自控手册》及《南湖区餐饮服务单位落实主体责任自控手册》系列自控手册,实现了企业自查时有项目,有要求,有判定依据,有具体得分。目前,全区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自查报告提交率100%、质量自控承诺签订率100%、餐饮服务领域大型餐饮等重点服务单位落实主体责任自查率等实现“3个100%”。

三是明示规范,实现监督检查“标准化”。为规范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日常监管行为,提高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监管效率,南湖区制定《食品生产经营环节食品安全标准化现场检查制度》。明确了现场检查事项、检查前的准备、检查工作的实施等7方面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目前,南湖区食品抽检合格率高位运行,全区年度抽检总计不少于2000个批次,合格率维持在97%以上,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持证率大幅增长,小餐饮持证率95%以上,食品安全重大事故保持零记录,食品安全形势实现平稳可控。

二、化散为统,优化监管出实效

一是以点带面,筑牢风险防范。积极探索信用评级、风险分级运行机制。全市率先试点农村食品安全金融征信体系建设,实现食安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已有33条企业信息列入食品安全联合惩戒信息。在餐饮服务行业借助微信等信息化技术,使用手机终端巡查系统,将相关监管数据自动上传至信息系统,并自动按照系统设置的生产要素进行评分作为风险分级的依据。截至目前,全区已对5580家企业完成风险分级,其中食品生产企业80家、食品流通企业3000家、餐饮单位2500家。

二是依托平台,整合基层资源。围绕基层11个镇(街道)“四个平台”建设,打造“责任明晰、运行高效、保障有力、全程监管”的市场监管平台,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推进基层治理“一张网”建设。强化村(社区)网格监控,全区112个村(社区)均设立食品安全工作站,落实专(兼)职人员担任食品安全协管员,在村(社区)以下与综治合并设立食品安全小网格773个,紧密融入全科网格员机制。注重部门联动,整合监管资源,形成打击合力,创设了全市首个公安“驻点式”的市场监管部门对外联络办公室,提升了查处违法案件的力度和效率。去年以来,组织农经、综合执法、经信、宣传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0余次,先后组织开展了“两禁一超”、“百日攻坚”、“春季风暴”、“小餐饮环境提升”等专项整治,查处各类食品案件112起。

三是统一模式,创设监管保障。南湖区围绕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精简、统一、效能”目标,强化组织领导机构建设,强调落实属地责任,在全省率先形成“食安办+巡查中队”的镇(街道)食品安全工作模式,破解了基层食品安全管理有职责无人员的问题。巡查中队由镇(街道)食安办领导,业务上接受各镇(街道)市场监管所(分局)指导,57名巡查中队员实现统一着装,专门配备了37辆巡查电动车。乡镇(街道)抓食品安全日常管理,监管部门抓监管执法的“两条腿走路”监管模式基本确立。

三、化治为建,改革创新惠民生

一是回应关切,创建公众参与新氛围。切实回应群众关切,加大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力度,引导公众参与社会共治。南湖区先后举办了食品安全绘画大赛,编印了食品安全倡议书,制作了食品安全宣传片,公开征集设计了食安宣传卡通形象LOGO“南南”,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宣传发动。在电视台、电台、公交车、阅报栏、商超市场等开展集中宣传。各镇(街道)主要路口、各村(社区)、网络、广播、电子屏、宣传栏、工地围墙等全覆盖。组织进企业、景区、学校、市场、网络等“五进一系列”宣传周等活动,先后200余名学生参与了食品安全漫画比赛、29所中小学参与了食品安全知识教学竞赛,2000余名群众参与了微信知识竞赛、“拍笑脸”活动,2018年全区启动了“南南带你看食安”系列活动。

二是汇聚能量,构建社会共治新平台。不断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透明度,广泛争取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的监督,2017年南湖区成立了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队伍,主要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镇(街道)和村(社区)干部、学校教师等热心人士组成,目前,全区共有浙江省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80余名,反应问题 100余件。2018年,“南湖区食品安全共治联盟”正式成立,通过《南湖区食品安全共治联盟公约》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搭建食品安全合作交流平台,营造“食安南湖”氛围,稳步提升南湖区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三是攻坚克难,建设民生实事新工程。“南湖菜篮子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新平台启动,南门、三水湾、洪波、百花、嘉城绿都等5家农贸市场首批纳入统一管理,新一轮环境改造共投入近800万元,全部达到省放心市场标准,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民生实事圆满完成。网络订餐的“净网行动”全面铺开,目前,无证入网餐饮单位查处率100%,第三方平台入网餐饮单位证照审查率100%、证照公示率达98%以上。持续开展 “双千双百”提升工程、“平安食堂”、“阳光厨房”建设等示范创建活动,开展“公众点题、政府检测”等食品安全抽检1000余批次,合格率为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