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监管动态
海宁拉线、定标、强监管保障为老助餐食品安全
发布人:myw发布时间:2020-09-23 09:33:11

随着养老事业的发展,老年人对“老有所养”的期盼和需求正在向衣、食、住、行等触角延伸。局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食品安全为立足点,围绕“安全、健康、持久”方面,在为老助餐主体、餐饮服务过程和长效常态管理上发力,细化筛选标准,制定出台服务管理地方标准有效提升了养老服务食品安全水平,连续三年未发生为老助餐食品安全事故,得到了王文序副省长批示肯定。

一是定单位,在筛选机制上动脑筋我市中型以上社会餐饮769家,为筛选一批有意愿、有实力、有品质、有保障的“四有”社会餐饮服务单位为“为老助餐服务定点单位”,海宁局设置最低准入线向社会公开征集,规定持食品经营许可证2年以上、经营面积200平米以上、量化等级B级以上、从业人员不少于5人且2年内未受行政刑事处罚的餐饮服务单位方可申请定点单位。在征集到的60家社会餐饮单位的基础上,再从影响力、知名度、经营年限、量化等级四个方面评估,择优选出33家社会餐饮服务单位,构建出社会餐饮企业为主,农村家宴放心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养老机构食堂为辅的为老助餐配送餐模式。

二是降风险,在标准拉动上下功夫。用餐群体体质弱、体抗力差,供餐过程时间长、环节多,配送餐主体层级广、业态多,多因素叠加。为规范服务内容、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提升助餐服务水平,海宁局参与制定并发布全省首《为老助餐服务与管理规范》地方标准。

标准围绕配餐和送餐两个主体,明确了服务机构、服务人员、服务提供(加工制作、供餐、就餐、分餐、送餐等)、管理运行(制度、人员、场所)几方面内容。如食物加工制作服务环节,包括食谱制定——食材准备——加工烹饪3个服务流程9项服务内容;在送餐环节,对送餐车辆、容器、时间等作出要求。以标准促规范,旨在让老年人“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吃得营养”。

三是强监管,在长效管理上出实招。第一,在39家为老助餐定点单位推广阳光厨房建设,后台监控厨房情况,现覆盖率达到了95%第二,把定点单位列入重点监管名单,疫情期间,对为老助餐配送餐场所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培训,现场指导测温、口罩手套佩戴、场所设备消毒和规范加工食物,推行无接触式配送餐服务。第三,建立淘汰机制,定期检查食品卫生状况和助餐服务质量,对问题单位采取约谈—警告—抄送民政取消授权系列手段,保障为老助餐品质,淘汰落后单位。目前累计检查定点单位153家次,约谈2家,取消授权6家。(餐饮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