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如光
微光成炬
近年来
海宁市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深入开展“最美海宁人”推选工作
在全市发掘“好人”典型
讲好“好人”故事,倡导“好人”精神
让学“好人”做“好人”蔚然成风
“海宁好人”已然绽放成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
经群众推荐、基层遴选
和评委会综合审议
2020年一季度海宁好人榜
正式公布
为他们点赞!
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章非
退役军人无偿献血24年 组建志愿服务队筑起生命防线
章非,海宁市马桥街道社会治理服务队党支部副书记、海宁马桥红十字血小板应急服务队负责人。他是一名退役军人,更是一名永不退役的志愿者。自1996年以来,坚持每年献血,从2011年开始捐献成分血,24年来累计献血已达21000毫升。他还发起组建应急服务队,始终冲在科普献血、组织献血、应急救护第一线,带动更多人献血救护的大爱情怀。
易研
癌症术后心系学生 女教师无私服务农村娃
易研,海宁市长安镇盐仓学校体育老师。2019年在确诊甲状腺恶性肿瘤后,易研时刻牵挂着她的学生,术后仅一个月就毅然违背医嘱提前返校,尽管喉咙隐隐作痛,她还是一心扑在学生身上,坚持上体育课,带社团训练,回家后还要视频指导,最终获得省级比赛两个一等奖。无私才无畏,易研怀着对农村孩子的拳拳爱生之情,在平凡的岗位书写不平凡的感动。
萧风
94岁老人病床前献出防疫爱心款 12年来捐款20多万元
萧风,海宁市高级技工学校离休干部。已经94岁高龄的萧风,是一名退休老师,目前长期住在康华医院。1月28日,萧风从病床的枕头下,拿出一叠人民币郑重地交到了海宁慈善总会工作人员手中,他说:“我年纪大了,只能捐点款做点小贡献。”这样的爱心捐款,萧风已经坚持12年,生命不息,助人不止,他是海宁爱心浪潮中动人的力量。
倪维鑫
社区书记四个“百分百”让居民安心
倪维鑫,海宁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火炬社区党支总书记。在基层防疫工作中,他坚持百分百把好排摸关,不漏掉一个从疫区归来的人;百分百把好排查关,不漏掉一个从外地归来人员的信息核实及采取的相应措施;百分百做通思想观念,要让每一位医学观察对象配合好工作;百分百的做好防控关,全天候实施小区封闭措施。他对自己说:“不能休息因为脚下的土地就是我的战场。”
苏晓良
口罩告急他第一时间站了出来 技术过硬让闲置设备重新运转
苏晓良,天通吉成机器技术有限公司软件自动化研发部工程师。疫情期间口罩告急,爱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口罩生产设备闲置多年急需技术人员参与安调、维保。苏晓良主动请缨支援该企业,面对一无图纸二无说明书的困境,他凭借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出色技能,一步步摸索寻找问题根源,连晚饭都顾不上吃,经过数小时奋战,所有闲置设备全部开启。
戴建人
70岁“老书记”为抗疫展十八般武艺
戴建人,海宁市盐官镇丰兴社区网格长。面对疫情,这位有着近50年党龄、已经70岁的社区退休书记每天都在“疫”线奔波,曾经连续24小时投身防疫。他冲锋在前,累计走访外来居民约280户,把好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他迎头而上,背起30多斤重的喷雾桶,对门卫处、楼道、卡点等公共区域进行消毒。他任劳任怨,为居家观察户买菜买米、改装楼道电路、陪同测量体温,甚至一口气将煤气瓶搬上了4楼。
海宁市中心医院临时妈妈团队
父母双双确诊被隔离治疗 2个孩子有了4位临时妈妈
海宁市中心医院临时妈妈团队,分别是康复病区护士长陈艳琴、儿科病区的护士长费晓玲、护士李瑜婷、护士沈思梅。2岁的妹妹和4岁的姐姐是一对堂姐妹,她们的父母双双被确诊新冠肺炎,两个小朋友也需要接受医学观察。面对感染病毒的风险,面对两个如此年纪小的孩子,4位临时妈妈自告奋勇承担起24小时照顾责任。
海宁市乡厨协会
海宁乡厨免费送餐12713份温暖逆行者
从2月1日开始,海宁市乡厨协会主动请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免费为全市交通管制卡点提供爱心餐。此次参与志愿送餐的81位乡厨大多是农民,他们全部都是自愿自发自费组织,只为了让热腾腾的饭给逆行者更多力量。截至卡点撤离,已持续奋战18天,共计送出爱心餐12713份,合计人民币金额达152556元,这些普通的家常菜透着浓浓的“人情味”,更彰显了这座城市在突发疫情面前的大爱与活力。
一起为他们点赞!
来源:文明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