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农村家宴
年后的“乡愁”
发布人:bd001发布时间:2021-03-15 09:10:51

激动

春暖花开时

海宁又上央视

这次是《新闻周刊》

年后的“乡愁”




海宁家宴中心文化礼堂开门迎客

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转好,一些地区从疫情实际出发调整了管控方式。浙江省宣布,3月9日起终止农村地区返乡人员的健康管理措施,低风险地区人员到浙江,持健康绿码就可以自由通行,举办农村酒席的宴会中心等场所也得以重新开放。


跟着镜头,我们来到了海宁市马桥街道先锋村家宴中心




浙江海宁先锋村乡厨傅东伟说:“作为家宴中心,也要提前消毒,搞搞卫生,毕竟好久没办了。下面的厨师也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工作?因为他们也有老小,也要养家糊口。那天他跟我说可以摆了,可以摆了,我听得出来他也蛮激动的。”


周五是先锋村家宴中心重新营业的第一天,傅东伟和厨师们已经早早开始工作。出于疫情防控需要,这里已经关停了整整两个月,而春节前后的这两个月,正是一年里最赚钱的时间段,这让他们损失不小。


傅东伟表示,现在团队下面厨师有三十个左右,每个月都要发工资。每个月开销出去,另外房租费、工资加起来也有几万块钱。反正开业后能多做一点是一点,损失最好是能补回来,因为大家也要生活。


让傅东伟感到欣慰的是,开业第一天,接到的订单就接二连三。小朱是本村人,妻子是市中医院的一名医生,两个人春节前已经领证结婚,原本预定在这里举办一场婚宴,结果当时突发疫情,让婚宴临时取消。




陈琳说:“妈妈那时候就是我们不让她办了以后,她不开心了好多天,每天在家里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


朱佳峰的母亲表示,作为老年人,心里肯定是有点顾忌。所有亲戚都弄好叫来了,帮忙的也叫来了,一下子停止肯定是心里接受不了,后来儿子儿媳妇说肯定不能办这个酒席。



小朱一家只得挨个通知准备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而1月13日,家宴中心被通知停止营业,随后,春节前的农村防疫政策陡然升级,不仅办酒席没了可能,拜年、聚会、返乡都受到限制。但小朱一家,尤其是他的父母,一直期盼着政策放开时尽快补上这迟到的婚礼


朱佳峰的母亲说道,“毕竟是我儿子的终身大事,我们肯定要挑一个好的日子,再来这里摆酒席。”


而在家宴中心的厨房里,为了第二天周六的第一场宴席,厨师们在紧张准备着,这场被延误的回亲酒,是另一对新婚夫妻为答谢双方父母和亲人而办,而他们的婚事已经是第二次因为疫情耽误




孙诗航说:“我们本来打算去年三月结婚,因为疫情推迟到十月份结的婚。”


朱锦超说,“十月份结婚的话,过年的时候就是要摆这个回亲酒。我们日子之前就看好了,但是后来因为疫情取消掉了,现在又放开了,我们马上又很开心地来报名。


为准备这场宴席,傅东伟需要到菜市场挑选更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一路上,他接到的电话订单不断,生意明显地红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