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监管动态
海宁市场监督管理各所分局多措并举全面推进进口水果物防工作
发布人:myw发布时间:2022-01-11 15:00:29

近期,我省部分地区从进口的火龙果、龙眼等水果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进口水果疫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省疫情防控冷链食品物防工作,根据《关于加强疫情防控进口水果物防工作的通知》要求。近日,丁桥所、海昌所、袁花分局、斜桥所积极采取行动,迅速开展进口水果存量清查上链专项整治行动,多措并举推进进口水果物防工作。

丁桥所;一是细致摸排、查清底数。1月7日,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对辖区内进口水果经营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摸清进口水果经营者底数,准确统计水果种类、原产国、库存、月销售量、从业人员等信息。现存经营主体6家,库存进口水果约1000公斤。二是专题培训、答疑解难。1月10日,召开进口水果经营单位防疫工作专题培训会,丁桥所现场对经营进口水果的单位进行“浙食链”系统操作指导和防护管理要求,确保辖区内进口水果全面纳入“浙食链”管理、全品类上链。同时建立微信工作群,随时线上解答商户疑问和困难。辖区内经营进口水果的5家经营主体已激活使用浙食链。三是提升意识、长效监管。宣传提高经营者主体意识、责任意识、防控意识,督促经营单位配合好每周二经营场所环境核酸检测,每周三人员核酸检测。执法人员将不定期对进口水果经营单位进行检查,督促其落实“三证”、“三专”等相关制度。

  

海昌所:一是线上电话调查。安排专人对辖区水果经营单位进行电话核查,根据核查,目前全区有在销售进口水果经营单位21家,主要包含车厘子(智利)、火龙果(越南)、猕猴挑(新西兰)、菠萝蜜(泰国)、椰青、榴莲、山竹、龙眼等进口水果。二是线下上门排查。执法人员针对有销售口水果经营单位21家进行上门核查,重点检查存量进口水果“三证”是否齐全、“三专”是否落实,“浙食链”是否激活。三是组织培训会议。1月10日上午,组织辖区内进口水果经营单位开展进口水果物防工作培训。要求经营者严格查验进口水果的“三证”信息,并且必须使用“浙食链”扫码出入库。同时现场指导经营者下载、注册、操作“浙食链”,确保经营者都能够使用“浙食链”扫码交易,以保障后期追溯信息成链。

下一步,海昌所将持续加强进口水果排查,为辖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进口水果。

袁花分局:一是迅速摸清底数。执法人员对辖区内商场超市、农贸市场、水果销售店开展地毯式紧急排查检查,建立水果经营者监管实时动态台账,做好对进口水果种类、数量、产地、接触人员等的信息统计。二是点对点上门指导。执法人员在排查的同时,指导店家使用激活“浙食链”,并为他们演示操作流程。并严格要求他们落实“三证”制度,做好扫码出入库,除此之外,要求经营者严格执行“三专”,并在经营场所显著公示“浙食链”码,明确标识“进口水果”,人员也要做好防护,每7天做一次核酸检测。三是加强监督检查,袁花分局由分局长带头,成立进口水果物防管控分队,严格落实“三个一”,即每日一巡查、每日一上报、每日一总结,加大监管力度。同时,袁花分局建立进口水果物防管控微信工作群,通过线上答疑、线下指导督促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意识。

接下来,袁花分局将严查严控,不留死角,进一步强化经营者安全意识,规范进口水果经营行为。用实际行动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斜桥所:根据前期摸排情况,1月10日下午,斜桥所对辖区内销有进口水果的经营户开展了进口水果物防培训,与会人数共计20余人次。此次培训分三个部分进行:一是知意义。斜桥所辖区内销有进口水果的经营户共计21家,均是下游水果经销商,直接面对消费者,属于进口水果经销链的“神经末梢”,对于进口水果防控至关重要,需要每一位经营者引起重视,明确主体责任,从而实现进口水果的闭环管理。二是明操作。结合辖区内经营户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智能应用使用难度较大,斜桥所通过PPT讲解、现场操作指导等方式,向商户详细讲解了“浙食链浙江省食品安全追溯闭环管理系统”的操作流程,并组建微信群,实时解决商户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三是守安全。会上对进口水果经营户防护管理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要求。“物品管理”方面要求从业者严格查验进口水果的“三证”信息,对进口水果实行“三专”管理;“人员管理”方面要求从业人员实行健康监测,保障自身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方面要求经营商对经营环境自查自改,落实每日消杀工作。

接下来,斜桥所将进一步落实进口水果物防工作,切实做到进口水果“全受控、无遗漏”(丁桥所、海昌所、袁花分局、斜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