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为农村家宴厨师确立资质,明确主体责任。在去年个别试点的基础上,今年海宁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农村家宴厨师办理营业执照工作,明确其属于农村家宴管理经营范畴。规定要求农村家宴厨师到属地镇(街道)备案时,除了提供培训证明、健康证明,还需提供营业执照,不办理营业执照的农村家宴厨师承办宴席,不列入农村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赔付范畴。鉴于一些农村家宴厨师的承办能力有限,规定农村家宴厨师不办营业执照的,必需与餐饮管理公司签订劳务合同,以餐饮管理公司名义承办家宴,由餐饮管理公司承担食品安全管理责任。目前全市已经办理农村家宴厨师个体工商执照349张,催生农村家宴餐饮管理公司12个,签约厨师347人。另外,还规范了农村家宴厨师跨区域备案登记工作,例如A乡镇的厨师到B乡镇承办家宴,必须先到B乡镇进行主体资质备案,目前各镇进行乡厨备案达到了1103人次。
二是为农村家宴厨师制定操作标准,提升厨师素质。围绕上级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实施意见的相关要求,结合海宁农村家宴的特色,制定出台了海宁农村家宴厨师服务操作规范的地方标准,标准明确海宁市农村家宴厨师的资质要求、素质要求、服务程序和操作要求,将农村家宴厨师服务的每一个流程标准化、规范化。目前已对全市748名农村家宴厨师开展了标准化操作培训,并取得培训证书。同时,也开展了农村家宴厨师标准化操作试点,效果比较明显,许多家宴厨师专门配备了凉菜车,许多厨师承办家宴自带空调和留样冰箱。
三是为农村家宴厨师搭建平台,加强自我管理。今年,海宁积极推动各乡镇农村家宴厨师协会建设,目前丁桥、马桥两个乡厨协会已经在民政部门登记成立,许村、盐官、斜桥、袁花、海昌等在当地民政办进行了乡厨协会的备案。全市层面的乡厨协会也已备案成立。另外,推动海宁市乡厨协会开发网站建设,对登记备案的乡厨进行网站公示,开展乡厨的网络订单业务,老百姓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乡厨的情况来选择自己满意的家宴厨师。
四是为农村家宴厨师确立红灰黑榜,强化动态管理。结合海宁家宴厨师实际,建立了农村家宴厨师的计扣分制度。围绕农村家宴厨师的资质备案、教育培训、操作规范和现场管理确定一定分值,扣分累计20分列入灰榜,扣分累计30分列入黑榜,两次出现3人以上呕吐腹泻事件列灰榜,三次列黑榜,出现一次10人以上呕吐腹泻事件列灰榜,二次列黑榜,出现30人以上的一次就列黑榜,灰榜期限一年,黑榜期限两年。今年,所有家宴中心已经拒绝黑榜厨师进入,明确由黑榜厨师承办的农村家宴不列入责任保险赔付范畴。同时,结合乡厨网站建设,所有乡厨的红灰黑榜将全部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