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一体推进食品安全包保督导工作,建立了分层分级、层级对应的包保体系,形成良好的食品安全党政同责、部门协同、社会共治氛围。目前,我市包保干部2380名,包保主体22850家,其中市领导干部16名,对应B级包保主体123家;镇(街道)领导干部183名,对应C级包保主体2097家;村(社区)领导干部2181名,对应D级包保主体20611家,承诺书在线签订率100%,首轮包保督导率100%。
一、党委政府高位推动。一是制定实施方案,组建工作专班。市食药安办召开会议,第一时间培训解读文件精神,专题研究“两个责任”工作机制,市食药安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的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二是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落实包保。针对落实“两个责任”机制工作,市委书记、市长均作出批示,并召开专题推进会3次,传达贯彻上级精神,推动工作落地落实。三是市领导率先垂范,带头签订承诺与开展督导。市委书记、市长等党委政府领导带头签订承诺书,并率先完成首轮现场督导。各级包保干部迅速行动,相继完成了对各自包保主体的首次督导检查。
二、各部门协调联动。一是建立包保联系机制。市委办、市府办发布《关于建立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包保联系机制的通知》,明确各党政领导干部的包保主体、联系责任单位及牵头联系单位,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合理安排包保督导。二是细化督导工作指引。市食药安办通过寄送一份《温馨报告》,告知各党政领导干部对应包保主体、联系责任单位、督导任务、督导要求及时限;印发一本《“两个责任”工作联络手册》,确定企业、属地、联系责任单位等三方联络员,便于各单位联系对接;绘制一张《包保联系流程图》,明确各部门(单位)分工,由牵头联系单位统一协调,其他联系单位配合,属地做好点位与路线安排,提升督导效率。三是有序安排督导工作。各联系部门(单位)建立常态联系机制,专人负责协调安排督导工作,确保点位安排科学、人员对接顺畅、信息反馈及时。
三、各层各级同步行动。一是宣贯培训全覆盖。广泛开展市、镇、村各层包保干部轮训,讲清包保任务、督导流程、工作纪律、移动端应用操作等,实现各级包保干部“两个责任”专题轮训全覆盖;统一制作《“两个责任”工作学习资料汇编》,全市2380名包保干部人手一册,确保全市“两个责任”督导工作要求一致、动作规范。二是协助指导全覆盖。专班在宣贯培训、数据报送、疑难处置、首轮督导等方面给予重点关注和指导帮助。紧盯省局数字化平台建设,指导各镇(街道)包保主体、包保干部数据报送与修正,第一时间完成错配数据修复和新增数据关联;充分发挥市场监管干部专业性,协助各级干部开展首次督导。三是首轮督导全覆盖。市委市政府 16位包保领导立标示范,第一时间签订承诺书并开展督导;专班实时通报承诺书签订、督导完成情况等工作进度,累计发布通报35期,形成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各镇(街道)积极动员部署,各级包保干部迅速行动,100%完成首轮督导。(食品协调科 费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