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蹄削玉慰馋涎” 、“箱刀切下黄水精,玉斧削出红松明”,古时人们对于腊肉是情有独钟,时至今日,仍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习俗。虽还未过年,已有许多人开始采购咸肉等腌制品,提前享受它的醇厚鲜美。为保障腌腊制品的食品安全,海宁市场监管局食品科及许村分局执法人员一同到许村辖区内的某腌腊制品加工场进行参观、检查,并联合海宁市食品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对现场咸肉进行抽检。
一、看生产环境。在该加工场经营主杨某的陪同下,检查人员分别对咸肉的“成品区”“半成品区”“待检区”进行检查,并询问杨某的生产、加工和存储情况。从现场检查来看,加工场内的腊鸭、咸肉等产品都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腌腊肉制品》中的“感官要求”,在“色泽”“气味”及“状态”三项指标上均合格。
二、查食品台账。要求经营主杨某现场出具台账及相关许可证,当场查看《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产品检验规程》、酿造酱油检验报告单、原辅料成品出入库台账等资料,并收集进、销货单据,现场拍照留存。通过检查台账资料发现,该加工场台账记录较为完整,相应单据齐全,检查人员也再次提醒其坚持做好台账记录,强化安全意识。
三、抽咸肉样品。现场有2018年1月6日生产的咸肉500kg,抽样人员随机抽样及封样,并填写《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抽样单》。执法人员核实抽检产品及样品的批次,并作好现场检查笔录,同当事人一起在封条和相关记录上签名盖章。


本次抽样送往海宁市食品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检测项目主要为亚硝酸盐和过氧化值,待检测结果出来分局将第一时间告知当事人。临近年关,分局执法人员将加大检查力度,确保群众餐桌上的食物都是顺利过“年关”的。在此,也提醒大家,这经过人间烟火“熏陶”的腊味固然美味,选购时仍要擦亮眼,到正规商场超市购买并留意生产日期,对于颜色异常鲜艳的谨慎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