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海宁市开启省食品安全市创建工作以来,海宁马桥所始终围绕创建方案,牢牢把握标准细则,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全面落实各项要求。如今,省食品安全市创建工作已进入到迎检冲刺阶段,马桥所进一步盯紧工作目标、提升巡查频率、补齐工作短板,“三勤三化”确保创建顺利过关。
一、勤补短板,实现各项工作“平衡化”推进。前期,辖区内2家农贸市场、2家食品生产企业、6家学校食堂、6家食品小作坊、25家大中型餐饮单位已被全覆盖检查,100余家小餐饮单位已被重点排查。检查人员向上述单位发放《自查要点》、《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管理知识培训记录》、《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等资料,同时向经营者逐条指出存在的问题。在前期基础上,进一步延伸监管触角、加大监管力度,寻找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一方面严厉执法、重拳出击,分别向2家餐饮单位给予“警告”、“罚款1000元人民币”处罚,目前2家单位已完成整改。另一方面查漏补缺、完善台账,扎实推进部门软硬件设施的规范化建设,对巡查痕迹、培训记录、规章制度、闭环管理等薄弱环节进行逐项解决,确保达到创建要求。
二、勤抓培训,实现食安水平“规范化”提升。截至目前,160余家餐饮单位已参与省食品安全市创建培训,70余位农村家宴厨师已参与食品安全知识培训,90余家企业食堂已参与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培训。直至7月19日下午,25家大中型餐饮单位、6家食品小作坊仍积极参加迎检前紧急会议,共同查漏补缺、严阵以待接受检验。借助每次培训,向食品安全负责人传达“省食品安全市”创建工作要求,讲述食品安全知识等法律法规,要求餐饮主体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做好索证索票、证照齐全、卫生整洁、餐厨废弃物合理回收、餐具消毒记录、紫外线消毒记录、人员培训记录等。
三、勤抓宣传,确保社会各方“全员化”参与。做好内部氛围营造,多次召开所务会议传达学习市局有关文件精神,告知全所干部“创建省食品安全市”内容,了解下一步工作推进计划。利用互联网“+”平台,最大限度扩大宣传面、影响力,一方面借助微信公众号发布“创建浙江省食品安全市倡议书”,提高群众知晓率,提升经营户行业自律性,实现全民参与、社会共治新局面,另一方面利用已建立的“学校食堂群”、“食品小作坊群”、“大中型餐饮单位群”、“企业食堂群”,实时推送相关业务知识、任务要求、薄弱环节。此外,加强重点场所、醒目地段宣传力度。目前,登记注册窗口及辖区内所有大中型餐饮单位、学校食堂、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小作坊、连锁超市已张贴食品安全市创建宣传海报。各村(社区)、农贸市场的公示栏、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营造“我知晓、我参与、我受益”的浓厚创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