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补足农户家中自办宴席的食品安全防控短板,满足农村居民对食品安全的高质量需求,近日,海宁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海宁市乡厨协会、海宁技师学院(筹)、部分家宴餐饮管理公司共同起草全省首个《农村家宴移动厨房配置与管理规范》地方标准。目前,该标准已通过专家评审。
此次标准的制订征求了镇、村食品安全管理员、农村家宴厨师代表、餐饮行业专家等多方意见,并在部分家宴餐饮管理公司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试点,历经多轮讨论、实践、修改最终成稿。标准具体规定了农村家宴移动厨房的配置原则、功能区域与设施设备、管理要求等内容。其中,配置原则包括流程、专间、安全、便捷四方面;功能区域包括清洗切配、烹饪、凉菜制作、消毒保洁、垃圾处理等五大区域;管理要求涵盖选址、水源、排水、布局、安全卫生、操作等六方面。该标准对于农户家中摆家宴“临时厨房”的选址、排水、搭建、管理等实际问题提供了明确指导,其实施将为海宁市农村家宴“移动放心厨房”建设安装“加速器”,为海宁市农村家宴食品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8月10日,海宁市制定的《农村家宴移动厨房配置与管理规范》地方标准规范正式发布。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市虽已发展了不少农村家宴中心,但移动厨房形式的办酒情况还普遍存在,因其制作条件薄弱,交叉污染隐患多,容易引发食品安全事件,是农村家宴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关键环节。海宁市乡厨协会在海宁市食安办、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通过走访调研,收集现有法律法规文件,结合本地农村实际,编制了《农村家宴移动厨房配置与管理规范》地方标准。标准内容包括农村家宴移动厨房选址、布局、设施设备配备、管理流程以及要求等。制订农村家宴移动厨房配置与管理规范,引导农村家宴厨师和家宴举办者不断改善硬件条件设施及软件管理状况,提高服务质量,对降低农村家宴食品安全安全事故风险、提升农民家宴饮食食品安全水平有积极意义。
《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保障服务标准化试点》作为2017年嘉兴市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项目运行,将开展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保障服务标准体系研究,建立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保障服务标准体系,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协会标准等,满足我市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保障服务要求。2017年已发布《农村家宴厨师服务操作规范》、《农村家宴中心服务管理规范》两项地方标准规范,并上升为嘉兴地方标准规范。今年又有7个项目列入海宁市地方标准规范。《农村家宴移动厨房配置与管理规范》是今年发布的第一项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保障服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