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海宁卫生学校食堂里多了两样智能“设备”,可以通过人脸识别进行后厨监管,全程无需人工参与,这是海宁建设“智安厨房”的鲜活典型。
“拿起智能考勤机,通过人脸识别测量体温,可以快速做好晨检台账。”在海宁卫学食堂,厨师长吕立峰在晨检区域演示了一遍智能考勤,非常高效。此外,墙上还挂着一块大屏幕,动态显示后厨各项信息,“不规范操作行为”“规范操作行为”“厨房紫外线消毒”“仓库挡鼠板”等内容一览无遗。
“装了这套设备后,显示屏上会显示抓拍到的各种不规范操作行为,38位员工从此养成了良好习惯。”吕立峰指着屏幕上“不规范操作行为”上循环播放的抓拍照片告诉记者,“该功能对工作人员穿戴和行为进行识别和检测,智能抓取多种不规范操作场景并做好取证,全程无需人工参与,提升监管效能。”
据了解,该设备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远程实时查看和控制、运行时间预设等功能,同时运行数据实时上传系统作为企业食安电子台账。与此同时,一旦出现专间温湿度检测、挡鼠板异常等情况,将立即通过物联网向食品安全管理员手机APP发出异常警报,管理员根据警报提示及时检修或复位。
“采用数字化技术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已是大势所趋,学校通过安装物联网设备,从原先依靠人力监督变成开展智慧监控,更加规范有序。”海宁卫校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朱钱锋表示。
建设“食安校园”,学校食堂是重中之重,海宁早已实现校园食堂“阳光厨房”全覆盖。近段时间,以海宁卫校为代表,一些学校通过改造安装物联网装备,开展智慧监控,从“阳光厨房”进阶为“智安厨房”。
海宁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海宁还在165家学校食堂、校外托幼机构食堂建立“餐饮服务单位自查报告系统”。该系统设“自查报告申报”“核查发现问题”“问题整改反馈”三个模块,并植入学校食堂主体责任自查、问题反馈等标准模板,推进自查和整改事项网上报送、网上流转、网上监督。
“为更好提升学校食品安全,接下来海宁还将试点开展学校食堂落实主体责任主题述职。”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多个渠道建设好“食安校园”,全面强化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