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期小龙虾、生蚝餐饮消费热潮,6月12日至6月15日,海宁市市场监管局、海宁市食品检测检验中心联合海宁市市疾控中心对辖区内部分餐饮场所及农贸市场销售的小龙虾、生蚝开展食材风险检测,并通过媒体进行消费警示。
目前,海宁市主城区范围内销售小龙虾的餐饮餐饮场所有170多家,专卖小龙虾的达到了30多家,销售生蚝的餐饮场所有30多家,专营生蚝的达到了10家。本次抽查了3家餐饮场所和1家农贸市场摊位的小龙虾,共15份样品,抽查了2家餐饮场所和1家农贸市场摊位的生蚝,共5份样品,主要进行重金属、微生物、诺如病毒等检测,交由海宁市食品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和海宁市疾控中心进行。
检验人员分别对小龙虾和生蚝的可食部分取样,进行了微生物项目的检测。具体检测项目为吸虫囊幼、线虫、绦虫裂头蚴、副溶血性弧菌。检验人员就小龙虾的头部、尾部,生蚝的肉、内脏部分取样,进行了重金属项目的检测,主要检测Cd镉,Cr铬的含量。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进行测定。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规定,生蚝镉、铬的含量都必须低于每公斤2.0毫克。小龙虾的镉含量要低于每公斤0.5毫克,铬必须低于每公斤2.0毫克。从检测结果来看,在抽检的这些生蚝样品中,去除内脏后的重金属含量都低于国家标准。内脏中的镉含量虽然超出了正常值,但是不在标准判定的范围内。在抽检的这些小龙虾样品中,铬含量分别是0.05mg/kg、0.06mg/kg,镉含量分别是0.13mg/kg、0.05mg/kg。低于规定的值。此外,此次检测的15份小龙虾、生蚝样品,均未检测出寄生虫。海宁市疾控中心对5份样品均未检测出诺如病毒。
根据检测结果和周别地区发生的食用小龙虾、生蚝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案例,海宁市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媒体进行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在外出就餐或购买此类食品时,建议选择可信度高,证照齐全,正规的餐饮店或农贸市场;建议食用此类食材一定要烧熟煮透,高温可以杀死水产品里的寄生虫或微生物。
